中國登山協會扁帶運動賽事辦賽指南(2021年版)發表時間:2021-10-27 10:50來源:中國登山協會 中國登山協會扁帶運動賽事辦賽指南 為落實“深化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”的精神,促進扁帶運動的健康發展,規范扁帶運動賽事的組織,保護人民群眾的正當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,根據《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》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體育賽事活動安全監管服務的意見》以及本運動項目賽事特點及要求,制定本指南。 一、 辦賽基本條件 (一) 扁帶運動賽事申辦和審批 按照《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》(國家體育總局第25號令)(附錄1)第二章的有關規定執行。 (二) 組織條件 主辦方或承辦方應成立賽事組委會,建立體育、公安、衛生等多部門聯合“一站式”服務機制或部門協同工作機制,落實醫療、衛生、食品、交通、安全保衛、生態保護等相關措施。 (三) 技術條件 1.專業技術人員 主辦方或承辦方應根據《扁帶競賽裁判員管理辦法暨實施細則(試行)》(附錄2)做好裁判員的選派和監督管理工作。裁判員應持證上崗,按照操作規范和安全規范組織賽事。在賽事中,通過工作會、技術會、總結會等形式不斷總結裁判工作。比賽結束后,由技術代表、裁判長提交賽事報告,對比賽的各方面進行全面總結、評估和記錄。 2.場地及裝備器材 【花式賽場地】 1.場地寬度不低于10米、長度不低于30米(如圖1所示); 圖1 花式場地圖 2.場地中央鋪設長10米,寬10米,厚度為5厘米的泡沫地墊。 3.地墊中央設置長6米,寬6米,高0.4米的充氣墊。 4.場地兩側設置間距為20—25米之間,高度為2.1米的支高架。 5.扁帶架設的高度距離充氣墊為1.65米。 6.支架的外側設置足以提供比賽扁帶所需拉力的噸桶或錨點,并通過吊裝帶和收集器與扁帶連接。 7.扁帶裝備符合UIAA或CE認證。 8.賽場需配備分數顯示屏或顯示板,以滿足裁判實時公布賽場每輪次運動員的成績。 9.需配備其他輔助設備:備用扁帶1套、液壓叉車1臺、長度不少于30米軟尺1個、直徑為8毫米的輔繩若干。 【速度賽場地】 1.比賽場地寬度不低于8米、長度不低于30米(如圖2所示)。 圖2 速度賽場地圖 2.場地鋪設長不少于20米,寬不少于6米,厚度為5厘米的泡沫地墊。 3.場地的終點位置架設長不少于4米,寬不少于6米,高度為0.75米的平臺,平臺需足夠牢固,四周做軟包處理; 4.平臺賽道一側采用斜坡銜接,坡度不多于30度。 5.場地兩側設置兩組間距不少于20米,高度為0.75米的支高架。 6.應架設兩條相同的扁帶,高度為0.7米(扁帶到地墊的垂直距離),兩個賽道扁帶間距不少于3米。 7.從終點平臺向起點測量出15米設置起點標志。 8.起點標志到起點支高架距離不少于1米。 9.起點設置出發平臺2個,高度為0.4米。 10.速度賽需配備計時器2套。 11.計時器踏板設置于出發平臺上,出發平臺或計時器踏板可移動調節。 12.拍點平臺設置于距離扁帶賽道終點1米處的右側,到扁帶或其延長線的垂直距離為0.5米。 13.拍點平臺需帶軟包,高度為0.7米,直徑為0.5米,計時器固定于拍點平臺上方中央。 14.計時器的顯示器設置于終點平臺正前方,高度為終點平臺上方2米。 15.終點平臺外側設置與終點平臺同寬,高度不少于2.5米(離地面高度)的緩沖墻(墻面帶緩沖軟包)。 16.支高架的外側設置足以提供比賽扁帶所需拉力的噸桶或錨點,并通過吊裝帶和收集器與扁帶連接。 17.扁帶裝備符合UIAA或CE認證。 18.需配備其他輔助設備:備用扁帶2套、液壓叉車1臺、長度不少于30米軟尺1個、直徑為8毫米的輔繩若干。 【其他功能區場地】 如圖3所示,除比賽場地外,賽場還應設置有:背景墻、檢錄區、裁判工作區、運動員休息區等功能區。 圖3 功能區設置 1.提供可容納100人左右的會議室,主席臺3-5位置,配水牌;參會座椅劇院式擺放。 2.配備投影設備及投影幕、麥克風。 3.會議室指引標識清晰,并按規定懸掛條幅。 4. 提供開閉幕式場地。 二、 賽事標準 扁帶比賽分為 A、B、C三個類別等級,具體為: (一)A類比賽:高水平競技全國類比賽。中國登山協會舉辦的全國性扁帶比賽,包括全國扁帶公開賽、全國扁帶精英賽等。 (二)B類比賽:由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組織的本行政管轄范圍內的地方性運動會或區域性扁帶比賽;由各行業體協組織的本行業范圍的扁帶比賽。此類賽事須向中國登山協會備案,并接受監督和指導。 (三)C類比賽:由機關、企事業單位、社會組織和個人組織的群眾性和商業性扁帶比賽。 三、 比賽形式及規則 (一)比賽形式 包括速度賽、花式賽。 (二)比賽規則 全國性比賽按照中國登山協會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并執行的《扁帶比賽規則》(附錄3);?。▍^、市)舉辦的扁帶賽事以及群眾性和商業性扁帶賽事可參照上述規則執行。 四、 辦賽基本程序和要求 根據舉辦的扁帶賽事類別等級不同,辦賽程序略有不同,其基本程序及要求一般為: (一) 達成合作意向 商談合作事宜,簽訂合作意向書。 (二) 賽事審批和報備 A類賽事需向中國登山協會申請;B類和C類賽事需向中國登山協會報備,并由中國登山協會選派技術代表給予賽事技術指導。 (三) 初步考察評估 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現場考察,對辦賽的基本條件進行評估,做評估報告,并擬定辦賽方案。 (四) 談判,確定協議 考慮相關方組織條件、收益回報和其他特殊事項處理意見等因素,通過談判明確相關方職責、權利和義務,并簽訂辦賽協議。 (五) 成立組委會和競賽委員會 成立組委會,設立辦公室和各賽事保障部門,制定賽事組織方案、賽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、賽事安保方案、賽事轉播方案等;成立競委會,組建裁判員委員會、仲裁委員會,確定技術代表、仲裁、裁判長、各崗位裁判員等技術官員。 (六) 準備場地和比賽器材 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,準備滿足辦賽需求的場地器材和配套設施設備,并對場地進行規劃布置和流線設計。 (七) 制定并發布競賽規程和日程 競賽規程中應明確比賽時間、比賽項目、參賽人員資格、參加辦法、比賽方法、錄取名次、獎勵辦法等技術信息;還應明確報名報到、技術官員選派、興奮劑和性別檢查、食宿交通、保險等賽事保障信息。扁帶賽事比賽時間一般為1-2天,具體應根據比賽項目、參賽人數、比賽形式來確定。 (八) 發布通知,組織報名 發布賽事通知,組織參賽對象報名。通知賽事技術官員做好賽事各項執裁準備工作。 (九) 對賽事做風險評估,做相關預案 根據賽事類別等級和特點,分析賽事存在的風險點,制定賽事工作預案、防疫預案及安全應急預案。 (十) 報到,賽前準備 組織技術官員和參賽人員報到。一般地技術代表和裁判長于比賽前2-3天抵達賽區,并對賽區的場地規劃布置、裝備器材、配套設施設備、后勤保障等各方面準備工作進行檢查;其他裁判員和工作人員于賽前1天抵達賽區。參賽人員一般于賽前1天抵達賽區,進行報道確認。 (十一) 召開相關會議 召開技術會議、工作會議、媒體通報會等,進一步明確賽事相關技術信息和保障信息,并對外發布。 (十二) 開幕式和頒獎儀式 扁帶賽事開幕式一般包括、升國旗唱國歌、致歡迎辭、運動員宣誓、裁判員宣誓、宣布開幕等環節;扁帶賽事頒獎儀式具體為:統一宣布成績,然后再分別頒獎。開幕式和頒獎儀式具體由組委會相關部門牽頭制定方案并實施。 (十三) 組織比賽 賽事技術官員與組委會各保障部門協同工作,確保賽事安全、有序運行。 (十四) 賽后總結 比賽結束后,由技術代表、裁判長提交賽事報告,對比賽的各方面進行全面總結、評估和記錄,并將賽事秩序冊、成績冊、相關報告等材料整理歸檔。 五、 賽事服務事項 (一)專業技術人員選派 主辦方或承辦方應按照中國登山協會《扁帶競賽裁判員管理辦法暨實施細則(試行)》的規定選派和監督管理賽事的裁判員。 (二)場地器材檢查 1.場地寄裝備器材 主辦方或承辦方可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根據不同級別賽事需要,按照相關標準搭建比賽場地。賽前,由賽事技術代表或裁判長檢查。根據賽事類別等級不同,場地建造要求基本相同,可參照上述“一、(三)、2場地及裝備器材”中要求準備。 2.場地規劃和布置 主辦方或承辦方應根據賽事需要,對賽事場地進行規劃和布置并做賽事運行流線設計。由賽事技術代表或裁判長進行檢查確認。一般地,扁帶場地包括以下區域: (1)觀眾區 包括一般觀眾區和VIP觀眾席。 (2)比賽區 A.扁帶比賽區;B.隔離區(熱身區、休息區、醫療區);C.裁判區;D.領隊和教練區;E.運動員觀賽區;F.媒體區(攝影走廊、攝影臺、混合區);G.技術席(成績處理、計時計分和解說播報區);H.申訴和仲裁區;I.大屏、音響及燈光控制區; (3)其他配套功能室 技術裝備室,網絡直播室,新聞媒體室,反興奮劑檢查室,醫療室。 3.器材檢查 由賽事技術代表或裁判長按照相關標準檢查裝備器材和場地,請參考“一、(三)、2場地及裝備器材”,確認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滿足辦賽要求。 4.反興奮劑檢查 主辦方或承辦方應安排賽事反興奮劑檢查,遵照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有關規定執行。 六、 賽事保障事項 (一)建立賽事保障協同機制 賽事組委會應設立保障賽事運行的醫療、衛生、食品、交通、安保、氣象等相關工作部門,形成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,制定并實施辦賽工作方案。 (二)制定并實施相關處置預案 對賽事進行風險評估,制定并實施賽事安保方案、安全應急預案、賽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、賽事工作預案。 (三)購買保險 賽事組織者應為比賽購買賽事組織責任險,并要求參賽者購買扁帶相關的個人意外傷害保險。 七、 賽事相關方責任和義務 賽事組織機構一般包括主辦單位、承辦單位及協辦單位,各方應具備的組織條件、責任和義務應通過協議作出具體約定。一般地: (一) 主辦單位 指發起舉辦扁帶賽事的組織或個人。中國登山協會一般作為扁帶賽事的主辦方,組織全國性扁帶賽事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、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、個人,一般作為扁帶賽事的主辦方,組織區域性扁帶賽事或群眾性商業性賽事。 (二) 承辦單位 指具體負責籌備、實施扁帶賽事的組織或個人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、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、個人,一般作為扁帶賽事的承辦方,承擔賽事活動場地、設施、人員、物資、安全等保障職責。 (三)協辦單位 指提供一定業務指導或者物質及人力支持、協助舉辦扁帶賽事的組織或個人。 八、 本指南解釋權歸中國登山協會。 九、 本指南自 年 月 日起試行。 十、 附錄: 1.《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》; 2. 《扁帶競賽裁判員管理辦法暨實施細則(試行)》; 3. 《扁帶比賽規則》; |